Friday, February 10, 2012

黃毅力 力筆從心 婚前行為

看見這個題目,大部分人會立即想到:「這4個字中間是不是遺漏了一個『性』字?」現世代的人,關心「婚前性 行為」的人多,卻似乎沒多少人會想過何謂「婚前行為」。年輕一輩拍拖愛談「速食」,到了適婚年齡的女士就會說「求其食」,為求人有我有。可是一段婚姻來得 易時,也去得更容易。曾經收過一位女讀者的電郵,大意說她火速「撻着」了一位男士,更火速步入教堂,成家立室;男方支付新居裝修費用,女士負責供樓。
二人明明是真心相愛,可是婚後才3個月,婚姻便已出現問題,丈夫提出分手,女方亦衝動地回了一句「沒問題」,結果,二人因衝動而結合,也因衝動 而分開。關係完結,但帶來的懊悔及煩惱卻是沒完沒了,首先是層樓往後該由誰負責?男方沒能力供,女士也怕日後繼續對着眼冤。在蜜運的過程、婚前的相處中, 大家不應只顧「婚前性行為」和諧與否,反而更應留意兩人在相處上能否磨合得來。以下的7點, 希望能讓大家在認定終身伴侶上有所幫助:
1. 隱善揚惡 — 將性格上最醜陋一面展露給對方看。若對方能接受,他便有條件與你共度漫長人生路;若難以忍受,兩人也能坐下商討與微調,總好過婚後埋怨對方貨不對辦有欺騙之嫌。要知醜婦終須見家翁,你的缺點避得一時也避不到一世,早日坦白對大家都好。
2. 理想對象 — 現實世界中根本不存在甚麼理想對象,兩個人面對經濟上的限制,特別是在公一份、婆一份,又要供樓又要供養父母時,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,還可以有太多童話式的無謂幻想嗎?理想與現實永遠都有落差,別對另一半作不切實際的幻想與要求了。
3. 生活習慣 — 兩個人在不同家庭中成長,自然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。我不鼓勵同居,其實從家訪中已能了解對方的成長背景;多留意對方衣食住行上的習慣,亦能從中看到生 活細節的端倪。憑這兩方面的資料,你便要預算一下,兩人日後活在同一屋簷下,雙方能否互相包容呢?大家又有否改變及互相遷就的地方?
4. 生育計劃 — 我永遠認為早結婚、早產子,也早「甩身」,所謂先修身、齊家才能治國,專注自己的事業,可是呢,在未能認清伴侶是否能與你廝守終生之前,就千萬別想任何生育計劃了!免得自己麻煩之餘,也害苦了下一代呢!
5. 現實相處 — 要感情細水長流、一生不變,方法只有一個,就是互相遷就、體諒與包容。吵鬧也許能讓深層次的問題展現出來,解決積壓已久的不滿,但要記着「牀頭打交牀尾和」,夫妻別要有隔夜仇。
6. 網上情緣 — 我是個較實在的人,對虛幻世界的結緣並不看好,亦見過不少「衰收尾」的真實例子。不論對方放到網上的照片,還是交友網站中文質彬彬如寫詩般的文采,現實中永遠有很大的落差。假如你誤信這些在網上經修飾過後的資訊,隨時會教你有萬分「驚嚇」!
7. 置業計劃 — 兩個人相處,未能真正包容、信任並達至共識前,倘若還加上置業這個沉重的負擔,必然會給你帶來巨大的考驗。經濟能力不足,寧願選擇租住物業,也切忌勉強買樓置業,免得令生活與關係多添麻煩也多添爭拗。


http://www.metrohk.com.hk/pda/pda_detail.php?id=180287&selectedDate=2012-02-09&categoryID=all